行動不是一件易事,因為懷疑與惰性無處不在,甚至潛匿在我們的心智與身體裡,但我們仍須行動。說話容易、觀念和哲理聽來堂皇、想法也許很多、善意聽來令人印象良深,但是將這所有的一切化成具體的行動,則需要精力與犠牲。我們必須克服心底安全感或及自我懷疑的問題,抛開無力感、冷漠、藉口,以及千百個只說不做的冠冕理由。然而生命會不斷對我們傳出相同的訊息:最好做我們必須做的事,別找理由、藉口不做。這段話說的就是「行動法則」。
許多動機演說家大力暢導這類的想法,以激勵世人身體力行,用心把守紀律,進而開創新的人生。然而,大部分人依舊口有在身心靈痛苦不堪,不得不為時,才會採取行動。
讓我們改變這種狀況,了解行動與改變一開始是需要努力的,而且必然會引發一定程度的不適應。我們甚至還可以說,自己真的準備對生活採取一些必要的行動。可是到底該怎麼做?用三個最有力簡潔的英文字來說,就是:Just do it!
大多數的人做任何事都會先等待心中的意願,等待「動機」的到來,直到自己能夠抛開恐懼,而自我懷疑與低安全感也能閃到一邊去,容許我們開始行動為止。然而有時行動的氣勢遠勝過主觀的想法,不管我們有什麼感覺或想法,都必須奮力勇敢一試。
世界上的和平戰士不會坐等別人的許可:他們知道自己該採取什麼行動,選擇勇敢而真誠的表達自己。即使感到害怕、自我懷疑或不安,只要認為是為的,他們就會採取行動,先做了,再讓他們的主觀意識──思想與感覺──追趕上來。「等一等,你不能這麼做,這不是你該做的!」心智會依據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:「這樣太不聰明了,你只會受到傷害,會失敗!」這些聲音都可能在我們的心裡響起,可是我們反正還是去做了,不久,這些原本巨大的聲響或感覺,也就不再頻頻出現。
例子:擔任體操選手的吉兒正由教練陪她苦練一個新的高低桿下桿動手,教練在一旁協助她用輔助帶練過很多次,等到吉兒的準備工作已做妥當,便放手讓吉兒一個人完成。吉兒上了桿,卻在做下桿動作時停了下來。
「我做不到,教練,我怕。」
「噢,我明白了。」教練回答,「是啊,要是我的話,我想我也會怕,畢竟這是你第一次自己做這個動作。你哪裡覺得怕?」
「我覺得我的腹部和肌肉好像太弱了。」
「所以你才覺得怕?」
「是啊。」
「好啦,現在不怕了,你再做一遍。」
一開始吉兒顯得很困惑,「可是教練,我剛告訴你了,我做不來……我好怕!」
「誰說害怕就可以不用做了?」
「我……」
「吉兒,害怕是你唯一能展現勇氣的機會。」教練接著又說:「害怕沒什麼不好,害怕可以是一種你還沒做好準備的好徵兆,可是現在你都準備好啦。恐懼是個很好的僕人,卻是個差勁的主人,你可以儘管害怕,好好去體驗心中的恐懼,然後再做下桿動作。」
吉兒遲疑了一會兒,然後咬咬牙,在桿上繞圈、鬆手,然後做了個漂亮的下桿動作。她明白了「行動法則」,並予以活用。
每天我們都有面對恐懼與惰性的機會,但也都還是去做了──不是從屋頂往砂堆上跳,或是做體操特技,而是以更重要的方式,如冒點險,表達自己的感受、克服舊有的習慣,或以其他方式去體驗「行動法則」的力量與神奇。
以下練習透過直接的經驗與運用,幫助你遵循「行動法則」。
體驗行動
Y想像站在自己家中或辦公室裡,離門口十公尺的地方。門是開著的,外頭天氣晴朗,你很想出去,因為「外面」代表達成你的最高希望與目標──實踐自己此生的天命。
Y現在回憶上一次自己感到害怕、自我懷疑或不安的時候。感受那份恐懼,然後將之化成一種影像,彷彿那感覺跳開了自己,化為一種生物──大小、公的母的皆可,像不像人也無所謂。當影像開始成形時,且稱之為恐懼先生或恐懼小姐(或自我懷疑、低安全感)吧。
Y在你腦海創造以下的這支故事影帶:覺得自己走向敞開的門,步入陽光下,走向自己的未來。你已經離門邊很近了,可是就在正要咵出去時,恐懼先生/小姐在你眼前出現了,並警告你說:「等一等,你不能這麼做!這樣太冒險了!」
Y讓恐懼先生/小姐阻止你,就像以前你常阻止自己、放慢步調、困惑自己一樣,全心去體驗這種感受。
Y現在故事錄好了,重新播放一次──走到門邊,受到恐懼先生/小姐的阻撓。用正常速度或快板一次又一次的播放,方法完全一樣。每次都去體會被恐懼先生/小姐阻止的感受,別改變故事內容,只要一再重覆、體會,直到你生氣為止──不是害怕或悲傷,而是要感到憤怒。這也許得花點時間,當你覺得真的很憤怒了,就可以進入最後一個步驟了!
Y再把故事放一遍,不過這一次,當恐懼先生/小姐跳到你面前說:「等一下,你不能……」或威脅、哀求、說服你時,就當他/她不存在,逕自走出門外。
Y記住自己有多麼想到戶外去,並繼續走向自己的生命道路。儘管有各種你「不能」、「不該」或「還辦不到」的理由,照樣別去理會,把焦點放在你的目標上就對了,大步走出門外。
Y注意這種感覺有多麼不同,體會一下具體行動的力量與原則。
行動法則的應用
行動勝過主觀意識,不管你有什麼感覺,什麼想法,依然可以採取行動。
Y回憶當你正想表達自己的感覺或冒點險,例如回學校念書、肩負新責任或做出允諾時,恐懼湧上心頭的感覺。
Y回憶過去自己如何讓恐懼、自我懷疑或不安全感來阻撓你。
Y想想看,如果生命在你的道路上設下阻礙,你最好去跨越它。
Y勇敢的去行動,才能應付恐懼:想像自己完全能夠應付任何工作,方能克服自我懷疑的毛病,自信出擊,擺脫低安全感。無論如何,行動就對了!Just do it!採取行動,慢慢藉行動抛掉恐懼、自我懷疑及不安全的感覺。